-
8月15日,市政協召開科技人才與支撐專題對口協商座談會,圍繞強化科技支撐,培養引進、用好各類人才等內容進行建言獻策,推動我市科技人才與支撐工作再上新臺階。
5月9日凌晨,高分五號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顆衛星的成功發射,是我國高光譜衛星遙感發展的里程碑,也為我國大氣環境遙感監測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針對高分五號衛星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意義、高分五號衛星應用特點及其在生態環境監測中的主要用途,以及高分五號衛星環境應用技術準備情況等,記者專訪了在發射現場的高分專項應用系統副總師、生態環境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主任王橋。
繼大氣、水環境質量監測釋放連連利好之后,我國土壤環境監測踏上新征程。在土壤安全越來越受重視的當今社會,完善土壤環境監測網絡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內容,也是綠色發展的需求。
日前,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發出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地方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網城市站運維監督管理工作。完成空氣質量監測事權上收、嚴懲數據造假行為、完善空氣質量監測網絡、強化后期運維管理都是保障環境監測數據客觀、準確的重要條件。
為防止類似事件的發生,近日,生態環境部環境監測司司長劉志全在例行發布會上表示,環境部將從四個方面確保環境監測數據質量,從立法層面強化法規建設構建各類各級生態環境監測機構和相關人員的責任體系,強化環境監測違法行為的處罰,爭取能夠以國務院條例的形式盡快發布;會同有關部門制定關于防范和懲治領導干部不當干預環境監測活動有關規定;組織實施《“十三五”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方案》以及啟動生態環境監測質量監督檢查三年行動計劃。
生態環境部與國家認監委將聯合對生態環境監測機構、機動車檢驗機構等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進行聯合打擊。兩部門將在全國抽取100家左右生態環境監測機構和100家機動車檢驗機構開展專項檢查。同時,生態環境部還將與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一起聯合打假。